敬业集团拿下250亿美元超级管道项目,中国制造深度融入非洲能源战略
本文包含AI辅助创作内容
2025年5月,一项酝酿近十年的跨国超级能源工程终于实质性落地——非洲—大西洋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一工程旨在连接尼日利亚至摩洛哥,未来将直通欧洲市场,成为打通非洲与欧洲之间天然气战略通道的重要能源命脉。
在这一高达250亿美元总投资的跨国项目中,中国敬业集团成功获得核心供应合同,负责管道钢材材料的定制与供应。作为非洲大陆最具战略意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工程,非洲—大西洋天然气管道不仅是能源合作的重大突破,更是中国产业链高端制造能力走向全球舞台的生动实践。
非洲—大西洋天然气管道项目始于2016年,由摩洛哥与尼日利亚联合推动,是非洲国家推动地区能源互联互通的旗舰工程。其工程规模堪称庞大:
总长度约6800公里,其中海底管道长度达510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长的海底天然气管道。

管道沿线将贯穿15个非洲国家,从西非的尼日利亚起步,经加纳、科特迪瓦、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最终抵达摩洛哥并连接欧洲天然气管网。
项目计划分三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连接摩洛哥至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地气田;
第二阶段:从尼日利亚铺设至加纳;
第三阶段:连接科特迪瓦与塞内加尔,完成全线闭环。
预计项目建成后将惠及沿线约4亿人口,是推动非洲一体化、促进能源可及性和区域经济融合的关键基建支撑。
在基础设施投资普遍面临资金筹措瓶颈的背景下,该项目得以启动的一个重要信号,是其资金来源的全面落实。
目前,非洲—大西洋天然气管道项目已获得以下国际金融机构和主权基金的联合支持:
阿联酋主权基金
美洲开发银行
欧洲投资银行
这不仅凸显项目的战略性,也表明全球资本市场对非洲天然气战略通道建设的高度认可。在国际融资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此项目的资金闭环无疑为后续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更多中企参与提供稳定预期。
在此次超级工程中,中国敬业集团凭借在高品质钢铁材料定制能力方面的优势,成为项目核心管道材料供应商。敬业集团已成立专项海外工程支持团队,专门为该项目提供定制解决方案,确保管道系统在高压、海底、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耐腐蚀性、安全性与稳定性。
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敬业集团的深度参与,不仅展现了中国钢铁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标准输出能力,也为中企参与国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样板。
非洲天然气储量丰富,尤其是尼日利亚,拥有非洲最大天然气储备。但由于管网建设滞后,长期以来该地区天然气资源“有气难送”。本次管道项目的启动,将极大提升非洲内部能源流通效率,同时也为非洲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开辟新通道。
对中国企业而言,非洲正成为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外的第二增长极。敬业集团的战略眼光体现在:
不仅提供材料,更参与方案定制,深度嵌入项目设计;
借由高标准产品,拉动上下游中国装备制造产业链集体“出海”;
通过参与超长周期能源项目,构建长期稳固的国际合作网络。
未来,类似敬业集团的“材料+服务”综合输出模式,将是中国高端制造企业拓展全球市场的关键路径。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在基础设施、能源、产能合作方面不断深化。非洲国家普遍处于工业化初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而中国制造的产业链完整、成本效益优、技术逐步对标欧美标准,具备强大互补性。
敬业集团此次中标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商业胜利,更是中非合作在“深技术、强产品、高标准”层级上的体现。其意义包括:
推动中非产能合作从“施工为主”向“全产业链输出”升级;
树立中国制造参与跨洲能源战略通道项目的标杆;
为中国企业探索非洲投资和工程市场积累经验路径。
在碳中和与能源转型全球化趋势下,这类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将成为未来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重要方向。
非洲—大西洋天然气管道,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工程”,更是“产业、资本与技术”的跨洲融合。敬业集团的深度参与,是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全球能源结构重构的重要信号。
当能源通道与地缘战略愈发紧密,谁掌握了“制造能力+标准能力+执行能力”,谁就拥有了全球竞争的核心武器。敬业集团为中国制造在国际能源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也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向非洲、走向世界,提供了样板与信心。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