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金融轉型加速、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背景下,QFLP、QDIE(其他地區稱為“QDLP”)作為跨境投融資制度的重要探索,受到了廣泛關注。深圳作為國內同時具有並較早開展了QFLP、QDIE兩項試點(簡稱“雙Q試點”)的少數地區之一,經過多年的穩定發展,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優勢和標杆效應的外商投資企業,對於吸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商企業特別是港資企業來深集聚、支持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有序推進QDIE試點支持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境外投資,釋放了支持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的積極訊號。
在中央大力支持、地方積極推進的背景下,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會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等相關部門,2021年對深圳QFLP、QDIE試點政策進行優化修訂,全面升級“雙Q”試點政策。根據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於其官方公眾號公佈的權威數據,截至2021年底,深圳市共吸引外資企業設立QFLP管理企業171家,發起QFLP基金53家,基金規模75.5億美元(單家企業最大規模為14億美元),允許其投資境內實體產業股權投資專案以及定向增發、協議轉讓以及債券等一級半市場投資;試點同意QDIE管理企業69家,已出境投資總額度19.9億美元,投資範圍包括境外企業股權及境外二級證券市場,雙Q整體規模遠超大部分試點地區。
深圳具備雙Q試點企業培育和發展的優渥土壤與獨特優勢,主要體現在政策、特性、成熟、資源、專業、扶持等多方面。
深圳正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機遇,且首批40條綜改授權事項重點提出了優化私募、創投准入環境和發展環境。深圳雙Q試點逐漸呈現鮮明的靈活性特徵,監管層傾向於在規範層面僅明確最核心要求,對於攸關市場的非絕對性指標在實操中往往採取宏觀審慎、更為靈活的處理方式,此舉主要得益於大灣區獨特的地區背景與相對寬鬆的政策支持。
深圳QDIE具有獨有的定位與優勢,除私募基金管理人外,持牌金融機構及其子公司等適格主體可以申請QDIE管理企業試點資格併發起設立境外投資主體開展境外投資,QDIE參與主體形式更多元化,更有利於貼合市場需求和境外投資運作。
經過前期發展,深圳雙Q試點工作平穩有序且初具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優勢和標杆效應的雙Q試點企業。深圳雙Q試點政策穩定成熟,且目前額度較為充裕,聯合會商工作機制完善健全,相關職能部門經驗豐富。
深圳是年輕充滿活力的開放城市,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戰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具有產業資源和優勢,對於具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優質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具有較大吸引力,易形成集聚效應。2022年《深圳市“20+8”產業集群基金總體規劃》正式發佈,預計2023年下半年將基本形成“20+8”產業集群全覆蓋的基金群。
深圳雙Q試點企業發展,與法律、稅務、託管等第三方服務機構形成良性互動與促進。深圳第三方機構具備專業、優質、高效的服務能力和實操經驗,助力試點企業順利落地、合規展業。
深圳為金融業提供扶持政策與優惠措施,大力支持股權投資高質量發展。深圳市及下轄區逐步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內容包括落戶獎勵、投資獎勵、購(租)房補貼、人才補貼等。2022年4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促進深圳風投創投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將深圳打造為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制定一系列發展措施,進一步優化創業投資發展環境,集聚全球頂級創新資本要素資源。福田、南山、前海等各轄區也結合各自區域特點,陸續出臺具有吸引力的扶持措施。
來源 :摘錄自《深圳雙Q落地指南》
主編單位:北京德恒(深圳)律師事務所、德勤中國創投及私募專案(VCPE Program)支持單位: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