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型電站到EV充電,晶科儲能如何重塑波蘭電網韌性?
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重塑的時代窗口期,歐洲國家正通過“技術躍遷+產業協同”推動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與電網智能化建設。近日,光儲巨頭晶科儲能宣佈與波蘭領先能源解決方案商TRANS-KOL深化戰略合作,推動“雙軌儲能”專案加速落地,成為中國清潔能源技術“走出去”的又一典型案例。
此次合作不僅是兩個行業頭部企業在綠色能源轉型上的深度協同,更是波蘭能源基礎設施現代化的重要一躍,為波蘭在歐洲能源版圖中爭奪更大話語權注入關鍵動能。


根據晶科儲能5月7日在德國慕尼克發佈的資訊,本輪合作包括已簽約的20兆瓦時地面儲能專案,核心設備將部署晶科儲能藍鯨G2 5兆瓦時電池、儲能變流器(PCS)和中壓一體機(MV),以實現對電網的優化支撐與調頻調峰。這類大型儲能系統可顯著提升波蘭電網對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是保障電力系統穩定性的關鍵支柱。

與此同時,TRANS-KOL近期還新增訂購20套SunGiga海豚215KWh工商儲能系統,主要用於加油站等商業終端的電動車(EV)充電調峰場景,實現了從“集中電站”到“分佈場景”的技術覆蓋,也標誌著波蘭能源系統向雙軌儲能策略轉型:即大型地面電站+工商業靈活部署並行推進。

在歐洲能源安全形勢高度緊張、化石燃料波動頻繁的大背景下,波蘭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能源價格高企,亟需通過新型技術壓降成本;另一方面,綠色能源裝機迅速擴張,卻受到電網接入與平衡能力制約。
晶科的“藍鯨G2+SunGiga”組合為波蘭提供了高度靈活的解決方案——前者適用於電網級別的負荷調節和可再生能源配套,後者則為商業終端提供智能用能管理及本地儲能能力,從而實現能源就地消納與成本控制雙贏。
TRANS-KOL首席執行官Marcin Sobczak指出:“通過部署藍鯨G2大型電站系統和SunGiga工商儲系統,我們不僅提升了光伏發電效率,更實現了能效優化與電網穩定性增強的雙重目標。此次合作標誌著波蘭能源基礎設施升級的重要突破。”

從財務模型來看,儲能系統作為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新基建類別,正受到歐洲國家廣泛關注。尤其在電力市場價格波動性增加、電動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儲能專案通過“削峰填穀+調頻輔助服務+需求回應”形成多重收入路徑,具備良好的金融產品化潛力。
對銀行、進出口保險、投資公司等機構而言,晶科與TRANS-KOL的合作正在釋放以下幾個層面的機會:
融資結構設計:中型地面儲能專案適合專案融資架構,具備貸款支持空間;
出口信貸與保險業務:涉及中國設備出口、技術服務與系統集成,為中信保等出口信保機構帶來產品結構創新;
並購與投後管理:歐洲地區儲能資產運營逐漸走向專業化,具備REITs化或PE基金進入的機會;
碳資產潛力挖掘:新型儲能專案可申請碳減排指標,在波蘭乃至整個歐盟碳交易市場中具備衍生價值。
晶科儲能歐洲區總經理Roberto Murgioni表示:“晶科儲能致力於推動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的創新……此次合作鞏固了晶科儲能G2藍鯨系統在歐洲市場的成功,也展示了我們在高增長市場中提供靈活、可靠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雙碳目標”牽引與地緣格局變化交織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企業加快了“全球在地化佈局”的節奏。此次晶科攜手TRANS-KOL,展示了中資企業不再僅作為設備輸出者,而是以系統集成者、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長期合作夥伴的身份,深入歐洲能源結構升級。
波蘭本身作為東歐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節點,其光伏及儲能發展被視為“可再生能源走廊”的重要組成。晶科此次專案部署範圍涵蓋配套設備、技術平臺、智慧管理系統等核心環節,形成了對本地產業鏈的縱深嵌入。
而對於全球關注產業鏈安全與多元化的當前環境來說,這種“走出去即紮下根”的合作模式正是高質量外資合作的理想範式。
在波蘭這樣快速增長但電網承壓的市場,光伏與儲能融合應用將不再只是“技術疊加”,而是系統性重塑電力系統運行邏輯與能源商業模式的底層路徑。
晶科儲能與TRANS-KOL的合作,為中資企業提供了重要啟示:未來全球能源賽道上,單一的產品輸出已難以構建護城河,而“系統能力+本地融合+產業協同”的三位一體模式,才是贏得市場、佔據戰略高地的關鍵。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